智帮咨询 离职后社保断缴?你纠结的医保问题,我为你解答
栏目:深圳社保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2-21 来源:网络
(智帮咨询 离职后社保断缴?你纠结的医保问题,我为你解答)
说件身边事:
前阵子,朋友因“工作干得不开心”裸辞了。终于恢复“自由身”的他,潇洒得像风一样,今天冰啤小龙虾,明天烧酒配火锅。但天有不测风云,上周因为饮食不规律,急性肠胃炎发作。可更惨的是,医院大门一进一出几千块没有了,医保却一分钱都没报销。不过,这也不是医保的锅,而是因为他离职,导致医保断缴了。
成年人的一生,有事没事离个职是常有的事,可一旦离职,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社保断缴。
相较于社保断缴,对我们眼下影响最大的便是医保了。因为养老保险,只要在退休前缴满15年,退休后都是可以领到养老金的。
但职工医保在断缴期间是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待遇的,也就是说参保人从断缴次月起就木得享受医保待遇了(有些省份是断缴超过三个月),只有个人账户的钱还能用。这就让人有点儿心慌慌了。毕竟,现在感冒都要几百上千元的今天,一旦生病,便是分分钟掏空钱包的节奏!
那医保断交怎么办才好呢?如果是离职后还接着找工作,那到新公司只需要接着交社保就可以了,缴费年限、医保待遇啥的自然都会重新续上,并不需要过分担心;但如果是离职做自由职业者,就需要自行参保,自行缴费。
那么问题来了:灵活就业者到底如何参保最划算呢?别急,今天小编就跟你唠唠这个难倒众多英雄汉的问题。
灵活就业人员分两拨:深户和非深户,先说深户。
一般来讲,医保分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但深圳医保制度未区分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而是以将医保分为一档、二档、三档三个档次,职工和儿童、学生、老人、灵活就业人员等,均依据《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下称办法)的规定,选择医保档次参保。
参保条件
一般来讲,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有三种选择方式:A,只参加养老保险;B,只参加医疗保险;C,养老保险和医保同时参加。
根据《办法》规定,具有深圳户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且年满18岁的非从业人员,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医保一档或者医保二档参加。即个人参加医保需具有深圳户籍且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1.年满18周岁且未达到职工养老保险的法定退休年龄;
2.未在用人单位上班;
3.不属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民办学校)或科研院所学生。
参加医保一档
选择参加医保一档的,缴费标准为:
在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300%之间选择缴费基数,按月缴费,缴费比例为8.7%(包含生育医疗保险)。
2020年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工资水平元,可以计算得出:
每月缴费金额
=缴费基数(4258.4元~元)X缴费比例(8.7%)
=370.5元~2778.6元。
参加医保二档
参加医保二档的,以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按月缴费,缴费比例为1%(包含**生育医疗保险**)。
每月缴费金额
=缴费基数(元)X缴费比例(1%)=106.5元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医保档次,不过也不用担心,一旦选错会后悔。
因为缴费期间,也可以申请更改医保档次,而且灵活就业人员变更医保档次,不受一年一次的限制。
不同于深圳,外地很多省份是将医保区分为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而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参加职工医保,或者选择参保居民医保。二者差异,先看表格:
从表格可以看出,居民医保与平时缴纳的职工医保差距还是挺大的。
首先,居民医保是按年缴费,一年一缴。缴费年限不累计,也就是说,要活到老缴到老,参加一年享受一年,有些类似于消费型的商业保险。
其次,居民医保不设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钱,不能像职工医保一样进入到“自己的小金库”而是进入医保基金,用于医保报销。
此外,居民医保缴费低,保障也低。根据前段时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居民医保的年缴费标准仅为280元,虽然有国家补贴,但相较于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基金的钱依然差一大截,因此医保报销待遇相较于职工医保自然也会差一些,支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通常最高可达到70%,大病支付比例最高通常可达60%。
对于区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省份的小伙伴,选择以按月形式缴纳职工医保或者以按年形式缴纳居民医保都可以,前者缴费高、保障也高,后者缴费低,保障也低。
职工医保累计参保达到一定缴费年限,退休后就可以停止缴费并享受终身医保待遇,相当于医保上的“退休”。比如深圳,累计缴费满25年,同时深圳缴费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就可以享受“终身医保”。那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年限能够累计吗?退休后,还需要继续缴费吗?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居民医保
如前所述,居民医保是“消费型”的,即交即用。参加一年享受一年,自然也就不存在“医保退休”这样的概念,同时缴费年限也是不累计的;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
灵活就业人员按职工医保缴费标准参保,自然也享受职工医保的相关待遇。只要累计缴费年限达到当地标准,退休后也是可以停止缴费并继续享受医保待遇的(具体规定各地政策或有不同,以当地社保政策为准)。
深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按照《办法》第十四条规定:
办法第八条第(七)项规定的人员,其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缴费年限和本市实际缴费年限达到规定的,可停止缴费并继续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而第八条第(七)项规定的人员是指:在深圳按月领取职工养老金待遇或退休金的人员。
也就是说,在深圳想要享受“终身医保待遇”需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满足医保关于缴费年限的规定,即医保累计缴费年限满25年(同时深圳本地实际缴费满15年);
?满足在深圳按月领取职工养老金或退休金的标准,即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且年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停止缴费并享受终身医保待遇哦。
现在,大家对灵活就业人员,医保如何参保,是否心中有数了?总的来说,无论是外地的居民医保&职工医保,还是深户的医保一档&居民二档,都给我们灵活从业人员提供了比较自由的选择空间,供我们根据自身经济条件自由选择。当然甘蔗没有两头甜,缴费多,医保待遇也高;缴费少,待遇也自然也会低一点。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小编还是建议能够按待遇较好的医保一档或职工医保参加哦!毕竟,相比商业保险来说,这个参保费用仍然是非常划算的。而且在待遇上,医保也绝对是靠谱可信赖的“好先生”:第一,不管你健康还是疾病,“保证续保”,绝不抛弃;第二,加入医保,你就是“自己人”接受“带病投保”,妥妥的安全感。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深圳社保缴费基数调整
- 深圳去年月平均工资10646元 7月起社保缴费有变化
- 深圳交12年社保才3.7w,网友:缴费金额低,一般按最低工资标准缴
- 在深圳交20年最低社保,退休了每月能领取多少工资呢
- 动辄10万的人工耳蜗,深圳医保很快能报销!最高报6.75万
- 拿到香港身份后,内地的社保怎么办?是否可以继续缴纳?
- 深圳医保断缴,个人账户余额还能用吗?会不会被清零?
- 深圳最严“楼市新政”!深户买房需3年社保到底如何理解?
- 医保大揭秘!上海PK深圳 医保福利谁最好?
- 准备回老家发展,在深圳交了10年的社保,是该放弃还是转移?
- 入深户有什么好处?补贴、公租房、社保、车牌摇号这些你都知道吗
- 离开深圳前,社保、公积金该怎么办?
- 离开深圳,社保、公积金怎么办?
- 社保违法不能干 3月将严打社保挂靠等违法行为
- 帮女职工走出生育困境,深圳委员建议生育期间工资由社保全额发放
- 定了!人才落户新政发布!本科、专科生缴纳1年社保可成为杭州人
- 一年一次!深圳企业7月20日前可为员工更改医保档次
- 广州居住证新增存缴公积金等多项功能,一证走遍广东!
- 符合条件只需一个月社保就入深户
- 深圳缴满十五年社保,养老金每月多少钱,能享受医保待遇吗
- 落户深圳深圳吗,深圳入户条件2022新规定积分
- 详细深圳2022积分入户
- 积分入户深圳市申请网站_市、区人力资源部门联系方式(积分入户)发布时间:2022-01-14 08:46:45
- 2022年深圳市积分落户为什么需要三个月
- 2022深圳核准入户需要的材料,积分入户条件
- 我们帮你实现梦想2019年深圳积分入户
- 我想积分入户深圳 积分够 非农户 ,请问你们的收费如何?谢谢
- 2012年深圳市积分入户职业资格证书类统考工种
- 2022深圳纯积分入户,落户深圳的条件2022
- 落户的积分:2022深圳积分入户体检合格标准
- 深户上学怎样算积分(深圳小学学位积分计算)
- 福田区人才引进补贴多少(福田区人才引进补贴条件是什么)
- 2022年深圳入户社保积分计算
- 深圳人才引进入户进度审批中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 深圳积分入户政策过渡期
- 深圳个人积分入户测评网上点击测评之后需要多久时间出结果?
- 怎么积分入户深圳条件无小事,不做这些事就要吃大亏!
- 手把手教你解决深圳人才引进申报预约的问题
- 2019年入深户积分不够怎么办
- 深圳的落户条件,积分多少可以入深户
- 留学落户上海存在哪些优势?
- 干货分享丨关于上海居住证积分,这些政策点网上查不到!(二)
- 申请居转户,中级职称不是在上海取得的,可以用吗?
- 上海疫情下居转户案例分享
- 中国技术移民制度引进海外人才 或给予中国籍公民同等待遇
- 你真的了解学历认证吗?常见的学历认证方式有哪些?一文详解
- 上海:在沪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相应基本条件即可落户
- 落户上海申请表中,个人简历、工作单位填写,要注意
- 「干货」毕业即失业?来看各地高含金量 人才新政
- 提醒:这个时间段出生的港人,别忘了换领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