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落户规划师

栏目导航
人才引进栏目

深圳引进“海归”超12万 “秒批”政策瞄准留学人才

栏目:人才引进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7-09 来源:网络

-

落户咨询二维码  

深圳引进“海归”超12万 “秒批”政策瞄准留学人才

(深圳引进“海归”超12万 “秒批”政策瞄准留学人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李振广州报道

  各大城市近年来纷纷推出招才政策,尤其针对“海归”群体。已经开始行动的深圳,会成为最大赢家吗?

  国际化人才的多寡被誉为评价城市是否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一项重要指标,深圳在此方面将继续“加码”。

  2月28日,深圳人社部门发布消息称,2018年深圳市留学回国人员引进人数首次突破2万人,目前深圳市已累计引进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2万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众多留学回国人员中,深圳市超过82%为硕士及以上学历,95%年龄在35岁以下,主要集中在金融、互联网、教育等行业中。

  作为深圳市的“新鲜血液”,这批留学生极大地优化了深圳市的人口结构,对推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全方位发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同日,深圳市留学回国人员“秒批”也正式启动。该政策是深圳人力资源部门进一步简化优化深圳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审批流程和审批方式、为来深就业创业的留学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推出的创新功能。

  “秒批”四大创新

  据了解,深圳留学回国人员“秒批”有四大创新。

  一是,数据自动比对,无须上传材料。

  对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审核所需的学历学位信息、资格审定信息等,全部由系统自动调取相关政府部门数据比对,即报即批、即批即得;符合“秒批”条件的留学人员无须上传任何电子材料,将大大减少申请人填报申请信息的时间,提升办理效率。

  二是,在线电子审批,落户直接推送。

  24小时全天侯在线电子收件,申请人无需跑动人社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个人或个人通过单位、代理机构上报留学回国人员引进申请后,系统立即对业务信息进行审批。

  审批结果实现电子化,取消纸质介绍信和入户指标卡,全部实行电子数据推送。

  非“秒批”业务也参照“秒批”实行全流程电子化审批,所有留学回国人员引进的落户材料无需再到窗口领取,落户时只需提供户籍和身份相关材料,程序便捷。

  三是,个人流畅体验,手机端口升级。

  留学人员可在申报系统中实时查看引进的所有进程。业务上报完成后,经系统“秒批”通过的留学人员可以立即看到业务进程显示为“审批完成”,享受流畅的审批体验。

  手机版业务同步升级,也实现了“秒批”功能,留学回国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在上办理业务,享受移动端的便利。

  四是,强化信用监管,重视事后监管。

  为确保申请人办理业务和上传电子材料的合规、真实,管控不见面审批风险,引入信用监管,在“秒批”前查询申请人个人信用信息,对信用记录良好、诚实守信的申请人提供“秒批”便利服务。

  申请人还需在填报时做出无犯罪承诺。对一定时限内存在违法犯罪、失信违约等行为的造假“高风险”人员,不适用“秒批”。

  “秒批”后抽查发现虚假申报或不按业务规则办理的,相关信息记入个人征信记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深圳留学回国人员引进“秒批”推出后,将覆盖97%的留学回国人员引进业务,每年近2万名留学回国人员将因此受益。

  秒批前后对比图(深圳人社制图)

  谁能抓住第三次?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有真才实学的留学生在国内具有很大的缺口和市场。各大城市近年来纷纷推出招才政策,尤其针对“海归”群体。

  根据2018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联席会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3.2万人,其中仅2017年有48.09万人回国,回流率高达79%,较10年前增长了48%,至此迎来第三次。

  据2018《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以杭州、成都、青岛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对海归人才吸引力逐年上升。

  吸引力上升的原因中,这些“新一线城市”开出了诱人的吸引留学生政策,令人眼花缭乱的“花式欢迎”策略很有效果。

  西安市可以提供免租入住18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如果贡献突出,这房子就可赠予个人。

  武汉市在5年内将建好满足20万人租住需求的人才公寓。

  天津市已经连续3年发放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

  长沙市为长期工作的博士和硕士首次购房给予6万元和3万元人民币的购房补贴。

  青岛市建成26家“海外引才引智工作站”、5处留学人员创业园区。

  再如设立留学生创业园区、提供资金扶持、创业指导以及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供生活补贴等,一项项政策和措施意在让即将毕业的海外学子感受到城市引才热情,关注到城市发展潜力。

  究竟哪些城市能够抓住第三次?已经开始行动的深圳,会成为最大赢家吗?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资讯点击咨询
最新资讯点击咨询
热门资讯点击咨询
相关资讯点击咨询
推荐内容点击咨询
热门内容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