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放宽落户值得点赞,但也不宜只盯着“双一流”
栏目:应届生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2-17 来源:网络
(光明时评:放宽落户值得点赞,但也不宜只盯着“双一流”)
作者:艾萍娇
近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放宽“双一流”高校大学本科学历人才入户社保年限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到,毕业院校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在引进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即可入户,而此前规定要求此类人员在申办入户时须在广州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
而在此前,上海发布今年新的应届毕业生的落户办法,将之前“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此外,还提出“博士、研究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
诸多迹象表明,各地在“抢人才”时,都把眼光对准了“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从落户政策看,由于较之前有所放宽,多被解读为人才政策的进步;然而,从教育评价角度看,各地把“双一流”高校毕业作为认定一流人才的标准,本质上还是是对“唯学历论”的坚持,这与破除“五唯”的教育评价改革是背道而驰的。而且这也不符合“双一流”建设的初衷。
各地争抢人才并无不妥,放宽落实政策也值得点赞,但应该有新的教育观与人才观,给人才以平等的竞争和发展环境,这样有利于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对于多地这种强化唯学历评价的做法,国家层面应及时给出规范和引导。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正是瞄准了克服“985”、211工程建设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所谓身份固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把入围工程建设作为学校的身份;二是把这一身份固化为身份标签。我国推进“985”“211”建设工程后,出现了“985高校”“211高校”,把高校进一步分为三六九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上的“学历情结”与“学历歧视”。报考大学时,进“985高校”“211高校”成为很多考生和家长的目标;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也公开提出非“985”“211”不录。
破除身份固化,消除学历歧视,已成为我国发展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共识。2017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之时,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曾反复强调,这只是“建设名单”,而非“建成名单”,要引入淘汰机制。“双一流”重建设,不再搞身份固化,成为这一工程与之前“985”“211”工程建设的最大“亮点”。然而,我国一些地方依旧存在用固有思维对待“双一流”建设的问题,把“双一流”作为学校新的标签,简单地用学校身份来选拔人才。
把”双一流”毕业生作为重点引进对象,表面上看是重视人才,但其实是不利于各地真正招到优秀人才的。这种人才观会影响整体人才培养质量——有的进入“双一流”的学生,会因为自己已有“双一流”身份而不努力学习,只要混毕业,也比其他“非双一流”毕业生有身份优势;而有的“非双一流”学生也会在学历歧视背景下,放弃努力或者转而努力通过考研或考博改变自己的学历身份,而非提高自身能力。如此,将制造出大量学历泡沫,也不利于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
我国正在推进的破除“唯学历论”的教育评价与人才评价改革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不再以学历识人,要建立以能力为主导的人才评价体系,推进社会从“学历社会”转型进入“能力社会”。这才能引导各高校安于自身定位,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也引导基础教育摆脱“唯升学论”与“名校情结”。从办学角度来说,学校间的充分竞争,才能产生真正的一流大学;从社会发展和人才角度而言,人才的平等竞争,也才能整体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各地要放开落户政策,更要倡导不以学历论人才的新人才观。
(作者系教育研究者)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落户上海的好处:同样是考复旦外地考生650分,本地考生450分
- 作为上海唯一直接落户地区,临港的娃不是读明珠,就是读建平!
- 研究生学历享有购房补助,最高补贴10万元?考研党:以后有福了
- 最新!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
- 研趣考研:二战生注意,关于组织关系、档案转寄、户口迁移的说明
- 重磅!上海应届硕士可直接落户!抢人大战开始了?
- 今天起,2022年嘉兴市级人才补贴接受申报 ! 新增5项用人单位补贴
- 我买不起上海的房子,上海户口还有意义吗?
- 户口的“前世今生”:61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部户口管理条例颁布
- 这个区数一数二的好学校,只接受上海户籍,双语特色
- 应届生入职必看!关于五险一金的扫盲向科普
- 2022“普通专升本”失败,落榜考生应该如何升“全日制本科”?
- 特级教师实现“零”的突破,落户加分政策实施!教育人才加速集聚
- 大学生入学后,有必要“迁户口”吗?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 2022公务员,往届生和应届生有什么区别呢?
- 非应届毕业生如何成功落户上海?
- 上海出台“落户新政”!这类人才直接落户,看看你符合条件吗?
- “仅限2022届应届毕业生”与“仅限应届毕业生”有什么区别?
- 自考本科和插本有什么不同?哪个更适合你?
- (非上海户籍学生)在上海参加高考报名条件汇总
- 落户深圳深圳吗,深圳入户条件2022新规定积分
- 详细深圳2022积分入户
- 积分入户深圳市申请网站_市、区人力资源部门联系方式(积分入户)发布时间:2022-01-14 08:46:45
- 2022年深圳市积分落户为什么需要三个月
- 2022深圳核准入户需要的材料,积分入户条件
- 我们帮你实现梦想2019年深圳积分入户
- 我想积分入户深圳 积分够 非农户 ,请问你们的收费如何?谢谢
- 2012年深圳市积分入户职业资格证书类统考工种
- 2022深圳纯积分入户,落户深圳的条件2022
- 落户的积分:2022深圳积分入户体检合格标准
- 社保费减免影响你个人账户?疫情期间你最关心的社保十问十答!
- 深圳积分入户是如何算分的?如何达到一百分,分数不够怎么办?
- 深圳积分入户可以落户派出所吗怎么才能应对从容?
- 专家给你详细揭秘2019年深圳积分入户政策
- 2019深圳人才引进补贴成功之道贵在坚持
- 2022年深圳积分入户蕞低多少分,要不要落深户
- 深圳人才引进租房补贴申请条件
- 2022年深圳市住房积分入户
- 深圳积分入户代办注意事项?积分入户真有那么好?
- 深圳再发一万个纯积分入户指标:积分不与学历挂钩
- 2017年非婚生子女如何落户,如何缴纳社会抚养费
- 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你怎么看?
- 上海人才引进落户怎么办理?详细流程来了
- 绿色通道!上海居住证积分申请加急办理渠道,了解一下
- 上大学要不要“迁户口”?一类大一新生最好别迁,小心被“坑”
- 6种办法取得上海户口!2017年最新版对号入座!
- 杨超越被上海人才引进!网友:奋斗一辈子不如她装疯卖傻两年
- 上海落户政策要求的依法纳税,里面到底有多少门道?
- 2022年最新版杭州人才居住证申请条件及所需材料
- 2022年上海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工作日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