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户籍新政”掀起人才落户潮
栏目:应届生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网络
(二线城市“户籍新政”掀起人才落户潮)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这句广为流传的调侃台词,来形容当下各个城市为吸引人才推出各项优惠政策非常恰当。去年以来,包括武汉、长沙、沈阳在内的国内多个二线城市纷纷出台“户籍新政”,对以大学生为主的高学历人才等降低落户门槛,并辅之以住房、就业、收入等诸多优惠政策,对人口和人才的吸引力日趋增强,多地都出现了落户人口“井喷”现象。基层干部和学者表示,户籍新政凸显出二线城市人才工作思路的转变,而改善人口结构、增加城市活力、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溢出效应”也在初步显现。
多地“零门槛”落户吸引人才“走进来”
因为推出落户新政,户籍部门人头攒动的场景频频在武汉、长沙等地轮番上演。
3月底的一天,在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曲江派出所,2017年从西安工程大学毕业的侯雨菲持身份证和毕业证书,只花了3分钟就拿到了户籍准予迁入证明。“我毕业后一直在西安工作,看现在的落户新政很便捷,就想先把户口落下来,准备在西安长期发展。”来自河南三门峡的侯雨菲说。
侯雨菲的落户便捷得益于今年西安推出的“升级版落户新政”。实际上,自去年3月推出户籍新政以来,西安已连续4次进行政策升级,从放宽学历、年龄限制到“身份证+学历证明”落户再到最新的“在校大学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在线落户”,门槛不断放宽,落户更加便捷。
拥有89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的武汉一直苦于留不住人才。去年以来,武汉不断降低大学生落户门槛,基本实现“零门槛”:无论本科、专科,只要在40岁之内,凭大学毕业证即可登记落户,硕士博士不受年龄限制。
28岁的法医学硕士马静红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5年,他放弃上海公务员的工作机会,选择和“师兄”留在武汉创业,创办了湖北崇新司法鉴定中心。
由于刚毕业在武汉没有购房,马静红不符合落户政策。没有户口的他总觉得缺少一种归属感。在外创业就如飘萍,心里没谱。如今,“落户新政”彻底解决了马静红的担忧。
落户新政的实施就像催化剂,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高素质人才留汉落户热潮。记者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洪山区等政务服务中心看到,办理落户手续的大学生几乎天天“井喷”。为了让其落户“少跑腿、少证明、少排队”,各区户政窗口加派人手,延长上班时间,业务量平均比以往增长3倍。
长沙也推出“人才新政22条”,实行“先落户后就业”,全日制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凭原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即可办理落户手续。
来自湘江集团的郭为强是该政策去年8月份实施后第一个落户长沙的高校毕业生。24岁的他告诉记者,自己去年6月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虽然在京读书7年,但长沙这几年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越来越好。在“零门槛”落户后,自己已有了在长沙买房定居的打算。
户籍新政配套齐全
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10月以来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国就有近20个城市与地区发布了引进人才的新政策。其中大部分城市都出台涉及购房、租房的优惠政策,甚至还有就业、收入等配套措施的“组合拳”。
去年底,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半年的李婉终于在武汉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窝”,一居室的公寓交通便利,房间内空调、热水器、家具样样俱全。而租金更是比周边便宜五六百块。而这得益于武汉针对大学生推出的买房和租房新政策。
去年9月起,沈阳市对企事业单位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给予3年每月1000-2000元的资助。对新落户并在沈阳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在沈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和1万元购房补贴。西安出台的《人才安居办法》提出,采取购房补贴、租赁补贴、人才公寓等方式满足对引进人才的住房保障需求。
长沙市委组织部副县级组织员刘怀彧说,“长沙对青年人才实行‘一落户九补贴’十项政策,即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购房补贴、博士后科研人员生活补贴、‘四青’人才奖励补贴、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开办费补贴、经营场所租金补贴、优秀青年创业项目扶持资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等。”
武汉在全国率先明确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并出台提供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让大学生能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租到房等政策。
目前,占地1000亩、户型在50平方米左右的首个“长江青年城”正在武汉黄陂区紧张建设中。该项目配套公共食堂、图书馆和其他现代化公共设施,今年就将建成投用。“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精致的现代化大学生生活社区,而不是提供一个只能睡觉的‘火柴盒’。”武汉市招才局“双创”协调推进部部长石柏林说。
落户人口呈现“井喷”
各地瞄准“人才红利”
各地的户籍新政带来户籍人口“井喷”,而户籍新政对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在落户新政推动下,多地户籍人口呈现“井喷”:2017年,西安全市学历落户11.4万人,占户籍新政落户人数的81.78%。今年第一季度,西安自市外迁入户籍24.49万人,其中博士以上392人,硕士研究生6689人,本专科生12.5万人,另有9851人以人才引进方式落户。“去年同期市外迁入仅2.61万人。今年一季度全市人口机械增长已经是去年全年的1.2倍。”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户政处副处长梅庆铭说。
武汉市招才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武汉共吸引大学毕业生落户14.2万人,是上一年的6倍,创历史新高,今年前2个月已落户名。从2017年8月到2018年1月底,长沙新引进10万余名海内外优秀人才,公安机关办理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余人。
专家表示,二线城市纷纷开展以户籍为手段的人口、人才争夺战,体现出赢得人口红利和对人才的渴求。“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等行业高速增长,长沙产业多元化发展日益明显,迫切需要人才。”长沙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教授李跃说。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翟绍果认为,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地位确立之后,西安发展迎来空前利好机遇。户籍新政对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出当地“人才优先”的政策导向,有利于改善就业环境和城市化建设。
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招才局常务副局长孙志军说,留下百万大学生不仅是人才战略也是人口战略。“就是要为武汉市赢得第二次人口红利和第一次人才红利。”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武兵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落户上海的好处:同样是考复旦外地考生650分,本地考生450分
- 作为上海唯一直接落户地区,临港的娃不是读明珠,就是读建平!
- 研究生学历享有购房补助,最高补贴10万元?考研党:以后有福了
- 最新!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
- 研趣考研:二战生注意,关于组织关系、档案转寄、户口迁移的说明
- 重磅!上海应届硕士可直接落户!抢人大战开始了?
- 今天起,2022年嘉兴市级人才补贴接受申报 ! 新增5项用人单位补贴
- 我买不起上海的房子,上海户口还有意义吗?
- 户口的“前世今生”:61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部户口管理条例颁布
- 这个区数一数二的好学校,只接受上海户籍,双语特色
- 高校毕业生,这些补贴与你有关!看过来→
- 考上上海的公务员有多难?最高1077:1,本科选调生25所985高校
- 1500人!中金扩招实锤来了,留学生躺赢
- 报考人数将创新高,研究生是越来越难考了吗?
- 出国留学2+2回国能认证学历吗?2+1出国留学
- 上海,直接落户,戳中了应届硕士毕业生的软肋
- 这座城市拥有注会证直接落户!实名制羡慕!
- 上海落户:月入过万才能落户成功?也许你是对社保不了解
- 一线城市的"郊区落户",或将全部松绑
- 2021应届生成都落户必看知识点,仅需2分钟
- 落户深圳深圳吗,深圳入户条件2022新规定积分
- 详细深圳2022积分入户
- 积分入户深圳市申请网站_市、区人力资源部门联系方式(积分入户)发布时间:2022-01-14 08:46:45
- 2022年深圳市积分落户为什么需要三个月
- 2022深圳核准入户需要的材料,积分入户条件
- 我们帮你实现梦想2019年深圳积分入户
- 我想积分入户深圳 积分够 非农户 ,请问你们的收费如何?谢谢
- 2012年深圳市积分入户职业资格证书类统考工种
- 2022深圳纯积分入户,落户深圳的条件2022
- 落户的积分:2022深圳积分入户体检合格标准
- 夫妻深圳积分入户条件
- 深圳人才引进政策落户如何办理
- 让你仅花5分钟就解决测评深圳入户积分问题的新方法!
- 大侠们你能回答!!深圳积分入户与调干入户有何区别?
- 如果你想轻松应对2022积分入户深圳分值表,请你读一读这篇文章
- 深圳申请深户条件,深圳市积分入户需要多少分
- 有梦不觉人生寒深圳积分入户是什么意思
- 2022年度深户积分查询办法
- 一种傻瓜技巧,教我如何办理2020年深圳个人积分入户!
- 遇到深圳积分入户随迁办理困惑,要特别注意这3点?
- 北京新版积分落户政策今起发布实施 优化6项指标操作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试点异地租赁提取住房公积金操作细则发布
- mba毕业是应届毕业生吗,能用应届生身份去考公务员吗?
- 中国迎来最大规模留学生归国潮,各地引才有啥“高招”?
- 花费百万出国留学,归来被开4500月薪?!留学还“香”吗?
- 上海人才引进政策 百万个税直接落户 让人遥不可及的梦
- 怎么才可以把户口迁移到惠州怎么处理更简单?
- 转眼十年,身份证快到期了,异地换身份证带这些就够了
- 落户过程中的学历如何认定?
- 上海推进高校毕业生在沪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