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从这些顶尖大学毕业,回国后可直接落户上海
栏目:留学生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4-08 来源:网络
(必看!从这些顶尖大学毕业,回国后可直接落户上海)
6月1日,人社局发布了《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段时间以来,我看到了不少关于“上海抢人”的相关报道,读到了不少关于“留学利好”的推文,也收到了不少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咨询,因此今天想带着大家一块来搞明白几个问题。
政策解读
首先来看一下《通知》的内容。《通知》共有5条是与留学归国人员相关的,涉及硕士博士及各种高端人才的引进鼓励措施,其中最受关注的应该是第三条:
加大世界名校留学人员引进力度。在符合留学人员落户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对于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取消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全职来本市工作后即可直接申办落户;对于毕业于世界排名51-100名的,全职来本市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
同时,6月1日上海人社局网站上发布的《助力复工复产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相关问答》对《通知》里没有详细说明的地方给出了补充说明:如”毕业于世界排名51-100名的,全职来本市工作并缴纳社保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取消社保缴费基数要求。“
人社局也针对如何认定世界排名前50、100的问题给出了答复:”由相关主管部门参照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HigherEducation)、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Report)、QS世界大学排名(QuacquarelliSymondsWorldUniversityRankings)、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发布的排名进行认定,具体以落户申报系统内名单为准。“
通读以上文件内容,我们至少能get到两点信息:
第一,上海这波落户政策是在原有政策基础之上进行的政策利好buff叠加,首先要满足原有政策对于留学生落户的要求,才能进行落户流程的精简,那么原有落户政策是怎样的?
第二,人社局参考的四大排名,可能由于排名方法论的不同,同一所大学会产生不同的名次,这种排名不确定的情况下,是取学校名次的”交集“还是”并集“?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又找到了上海人社局在2020年11月13日发布的《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和2021年4月13日便民问答里关于《留学生落户申请人的基本条件》里面详细讲到了上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如图,申请留学生落户首先要有正规的学历和学位,单纯diploma是不行的,需要有degree,本科、硕士、博士、访问学者都行,并且也有在国(境)外学习的时间要求;
其次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能申请留学生落户:
1)国内大专国(境)外拿了一个本科学位的;
2)HND即拿英国国家高等教育文凭的学生,课程水平大致相当于大学前两年的课程,念完之后取得高级国家文凭。如果学生想继续深造,可直接升入到本科最后一年的学习,并取得学士学位。该课程的学制两年或三年(含一年实习时间),所以只拿到HND就相当于没有学士学位的一个状态;
3)国内本科转学国(境)外大学或者中外合作办学的,需要在国(境)外大学学习至少2年,如果本科毕业后拿到国(境)外大学硕士学位就可忽略这个时间要求。也就是说其实在哪读本科都行,如果您本身就有读硕士的想法,拿到一个不错学校的硕士学位回来落户还是比较实在的,既满足了当下找工作处处内卷用于敲名企门的学历要求,又能在拼搏的大城市站稳脚跟,确实一举两得。
学校排名参考哪个榜单?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排名的事情,文件里面提到的排名是四种我们经常看到的排名,事实上基本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部去搞大学排名,一般都是各大报刊媒体搞出来的,而且每家排名的方法论还不一样,所以我们可能会看到一所学校在不同的排名里面名次天差地别(顶级名校除外,但也会有不同)。
虽然目前还不太清楚最终参考的这四个排名是取“交集”还是取“并集”,但很显然“交集”的学校,并且在每个榜单排名所在区间都稳定的大学是最保险的,不会因为什么“今年不主要参考这个榜单”之类的理由被排除掉。下面我们放出四种排名的列表给大家参考一下,表格以目前更新最超前的QS2023版世界大学排名为基准(人社局不一定主要看这个,仅供参考),看一下排名对比:
完整表格获取方式在文末
从上面列举的50所大学的排名情况,可以看出不同机构给出的排名名次浮动还是比较大的。对于上海落户的基础政策要求的前500名大学来说,上述大学基本上都没问题,如果看1号的《通知》文件要求的前50或者前100的学校,部分排名差过大的学校是否满足要求就有待商榷了。Anyway,排名大家先参考一下就好,针对个人情况的不同,还是比较推荐打电话咨询一下人社局确认情况。
除了学历学位要求之外,落户还有公司资质、签订劳动合同期限、社保缴费基数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公司的必须要在上海市内注册登记、注册资金需要在100万人民币及以上等;劳动合同签订期限是两年,并且合同类型不能是派遣合同等;社保缴费基数根据毕业院校水平和学位的不同,是有不同要求的等等。所以落户的细节还有挺多,本文主要分享的是学历学位和排名这两个方面的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梳理一下思路。
给同学们的建议
如果现在就满足条件的小伙伴,刚好可以趁着这次提供落户便利机会,抓紧时间落户。大学在读的小伙伴,则需要注意一下政策的期限问题。目前《通知》并没有明确什么时间点到期,但是基础落户政策是有明确时效的,到2025年11月30日,之后是什么样的政策暂时还不得而知,已知的趋势是难度肯定在逐年提升,所以有意向落户的小伙伴还是要多关注一下相关政策的变动以及新政的发布,并且在落户前向人社局咨询细节。
还在准备大学本科或研究生申请的小伙伴们,也是要考虑好自己选择的大学,尤其是硕士,不管政策有没有效,长远来看进TOP50或100也是项,所以选择一所排名高的大学是性价比很高的做法。本科和读博时间是比较长的,我的建议还是选择最适合自己、最能让自己成长和提升专业和学校来读,毕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还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会更好。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沪上这所公办中学独具国际化特色,以小语种走出高考、留学双赢路
- 100位海归留学生爆料!回国后薪水情况大公开 从1700到100w都有!
- 高校老师为自保读东南亚“水博”:硕博2年毕业,成积分落户捷径
- 档案丢失社保缴费不足致退休难 三十年前“弄潮儿”历史遗留问题怎么解决?
- 中国海归70年70人,自然科学家占比50%,每一个名字都值得铭记
- 想去新加坡留学?这所建校16年的国际学校直升优势让人眼馋
- “一年制”海外硕士不受承认?满足一定条件,可以直接在上海落户
- 85后娜娜在韩国:高考失利留学,异国恋3年,和老公买车买房
- 超80%毕业生留学世界名校,西交利物浦大学仍遇没名气的尴尬
- 2022开学季!从上海到英国9200公里全程护送小留学生顺利抵英
- 留学生落户上海系统更新!这些美国院校上榜
- 留学生落户政策引人愤怒,其他人留上海的捷径在哪里?
- 墨尔本大学硕士留学回国可以在上海落户吗?
- 在外留学生注意啦!国际航班“熔断”机制重大调整,回国更容易了
- 海滨留学:2023年考研人数预测超520万,除考研?还可读国际硕士
- 上海人才引进公示最新出炉,恭喜967位朋友落户大上海!
- 躺拿工签!这些国家发布最新签证政策!吸引留学生在本地就业
- 2022上海落户方式整理汇总
- 高考成绩不理想,可以去马来西亚留学吗?留学真有这么香
- 留学优势:2020年留学生北上广深落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 落户深圳深圳吗,深圳入户条件2022新规定积分
- 详细深圳2022积分入户
- 积分入户深圳市申请网站_市、区人力资源部门联系方式(积分入户)发布时间:2022-01-14 08:46:45
- 2022年深圳市积分落户为什么需要三个月
- 2022深圳核准入户需要的材料,积分入户条件
- 我们帮你实现梦想2019年深圳积分入户
- 我想积分入户深圳 积分够 非农户 ,请问你们的收费如何?谢谢
- 2012年深圳市积分入户职业资格证书类统考工种
- 2022深圳纯积分入户,落户深圳的条件2022
- 落户的积分:2022深圳积分入户体检合格标准
- 深圳龙岗积分入深户考证加分首选工种有哪些 深圳其他语言交换 今题网
- 独家揭秘:在外地工作也能入深户?用这种方式不用担心社保不过关
- 2019年深圳积分入户四大窍门早知道!
- 深圳大学生创业有补贴福利吗?深圳个
- 2021年深圳人才引进积分入户条件
- 无关学历 深圳积分入户如何网上办理?
- 2022年第一季度南海区桂城街道新市民积分入户分数及名单公示
- 还没办深圳居住证的人,不办你就亏了!
- 深圳积分入户的要求什么条件(深圳入户积分政策的条件是什么)
- 以前很少人向你提及深圳积分入户分干部工人吗的问题!
- 上海交大毕业生留学人数降幅21%,宇宙的尽头到底是不是体制内?
- 上海重要发布!10%财政补贴
- 2018最新“上海居住证积分政策”详解,120积分指标体系延续!
- 特斯拉落户上海 多家公司回应与特斯拉合作问题
- 打开上海落户大门的金钥匙
- 大一新生去学校报到,需要迁户口?这2个利弊,许多同学不明白
- 上海买房,不同积分段应该这样买
- 落户就离职,这样的人才你敢招吗?
- 武汉首次为博士后发"大礼包":10万科研经费,20万安家费
- 积分入户不只是学历积分,还有这三种大众化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