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调整人才购房政策 上海临港释放合理住房需求
栏目:积分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3-26 来源:网络
(适度调整人才购房政策 上海临港释放合理住房需求)
中房报记者付珊珊上海报道
继苏州、南京等热点城市放松限购之后,一线城市的上海也对局部地区政策进行调整。
4月12日,上海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官网发布通知,对人才住房政策操作口径进行了优化调整,重点支持单位人才社保门槛缩短为3至6个月。
对于这一政策调整,业内人士普遍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热点城市外围松绑可能成为必然趋势,因为这符合“因城施策”“因区施策”的原则,会为后面政策留足空间,避免政策大面积退出造成市场大起大落;另一种观点则是基于临港的特殊地位,认为该政策不具有普遍性,不用过分渲染政策松绑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两大亮点
在这份《关于优化调整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操作口径的通知》中,政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调整。一是将原《购房资格确认函》调整为《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认定函》,有效期由原来6个月调整为12个月;二是缩短人才认定的工作年限,从一年调整为3或6个月,其中工作年限要求3个月的企业有252家,要求6个月的有29家企业。
对于第一点调整,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分析称,临港新房炙手可热,不少项目都是被3.1或者3.2人才“包圆”,触发积分已经是常态。换句话说,还有很多人没有买到新房。如果购房资格的确认函时效只有6个月,可能会有材料失效但房子还没有买到的情况,认定函时间延长可以减少反复办理手续的周折,降低各方成本。
所谓3.1人才,指的是有全日制本科学历或中级职称,在上海已缴纳3年社保,其中一年是在临港的(要与临港人才目录企业签订2年以上劳动合同)。
“人才认定的工作年限缩短则意味着能够更快得到‘人才’身份的认定,后续就可以享受诸多优惠政策,买房是最大优惠之一。”卢文曦还称,从这一点调整还可以看出,政策有更细致的划分,能够看出哪些企业是重点扶持行业和今后优先发展的行业。
对于上海临港政策调整的原因,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一是国家层面明确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满足合理住房需求,近期市场因疫情、预期明显下行,对区域市场良性循环有较大冲击,需要政策实时调整;二是国务院近期明确,要出台有利于市场预期稳定的措施,纾困疫情影响,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临港属于自贸区新片区,重点发展新兴产业,房地产对区域开发、基础配套的支撑力度很重要;三是近期国家也大力部署促进住房消费,研究采取金融支持消费和有效投资的举措,提升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水平,而临港属于新市民比较集中的区域。
不过,对此业内人士也有不同观点。
作为上海五大新城之一,临港一直凭借自己特殊的地位,特殊的政策保持较高吸引力。最近几年楼市发展也比较快,临港从原先卖不动的地方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板块之一。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临港2020年供应为7.4万平方米,成交17.2万平方米;2021年供应48.8万平方米,成交41.7万平方米;2022年一季度供应42.7万平方米,成交38.8万平方米。不难看出,无论是供应量还是成交量都快速上行,尤其是今年,一季度的供应量几乎赶上去年全年。
去年,临港楼市也较为火热,不少项目触发积分制。根据上海中原的数据,目前临港的新房库存还不到12万平方米,按一年的平均成交量来看,还不够卖一个季度,市场供求矛盾突出。
基于这样的情况,卢文曦认为临港可能不需要政策来提振区域楼市,此次政策调整主要是为了留住人才。临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区域,里面有很多高新产业,但是光有产业还不行,需要人来为产业发展服务。依靠优惠政策可以吸引人口入驻,有了人气后,一切围绕人展开的需求会增加,临港才会被“填满”。
他认为,临港政策放松要正确理解,不要过分放大利好。因为从名单来看,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入围。因此,能真正拿到“人才”认证的数量不会太多。但毫无疑问,对想在临港落户生活的人来说是利好。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也认为,临港新片区政策的适度放宽,不代表上海整体的楼市调控政策将迎来进一步的全面放宽,上海整体的政策预计还会保持相应的适度从紧态势。
外围松绑是趋势
虽然上海局部调整楼市政策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宜过分放大利好,但从近期热点城市的政策松绑路径来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4月12日,南京溧水区、六合区放松限购,外地人购首套房不需要提供社保证明,已婚人士需提供夫妻双方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未成年小孩的出生证明和户口本;未婚人士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可以开一张本区的购房证明。
与南京相似,上海此次政策松绑亦是从外围区域的特定人群开始。
张波表示,虽然此次临港政策放宽不代表上海整体楼市调控放松,但后续不排除在一些边缘区域和个别区域出现政策微调。
对于热点城市外围区域率先放宽政策的做法,李宇嘉表示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他认为,现在热点城市的调控被要求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状态,南京选择先将外围两区的需求放开,逐步给市场加量,引导预期,再看疫情的情况、市场预期和购买力的恢复情况,再进行下一步动作。上海也是选择在临港这样正在大开发的外围区域,并且释放的人才购房限定在了重点支持单位,符合临港自贸区发展的产业序列,将产业、新城开发、区域配套、新市民就业和安居、新型城镇化等综合起来了。
今年以来,已有超过40个城市发布过楼市放宽政策,4月以来,衢州、秦皇岛、大连、绵阳、兰州、丽水、台州、安顺、苏州、南京、咸宁、荆门、黄石、宜昌、上海等15个城市加入政策调整队伍,调整内容涉及限购、限贷、限售、公积金贷款、房贷利率等,且松绑城市能级也从三四线逐步向二线甚至一线过渡。
对于未来的政策走向,李宇嘉认为,热点城市开始对政策纠偏,一方面应对疫情、经济下行的冲击,另一方面促进消费释放、促进行业良性循环,助力实体经济和稳增长目标,但同时也要贯彻“房住不炒”,就是热点城市政策松动必须要将“房住不炒”和促消费、促稳定结合起来。政策调整是可以的,但要精准研判选择哪个区域调整,怎么调整,为后面留足空间,如果一股脑儿退出,可能会造成市场大起大落。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平均入围分59.18!2021上海最全买房积分表一览
- 毕业就能在上海落户的大学:全国共6所,你都知道吗?
- 留学生落户上海留学期间交了社保有影响吗?
- 想成功落户上海,社保基数要缴对!教你调整社保基数的3种方式
- 幼升小必收藏|上海民办小学户籍、学籍、房产要求有哪些?
- 积分满120就能参加中、高考?和沪籍孩子没差别
- 好消息!在沪港澳台居民有福了!这25个地方可申领上海居住证
- 申领社保补贴、失业保险待遇,《就业创业证》可不能少
- 毕业生怎么在上海定居,走这三步就够了!
- 新祥旭一对一:在沪四高校应届直接落户上海,考研又有大好处
- 缴满15年社保,可以“躺平养老”了?这些问题要想清楚
- 怎样利用业余时间获得与全日制同等学历?还可享受积分落户
- 投靠落户,落户上海最容易的方式,了解一下,附办理攻略!
- 毕业就能在上海落户的大学:全国共6所,你都知道吗?
- 学历申请上海居住证积分,需提供哪些书面材料、具备哪些档案信息
- 天目观察上海靠什么留住年轻人才?推出最宽松落户政策、招聘大量博士后
- 干货!!为你讲述上海居住证积分之路
- “零门槛”?月薪2万+?积分落户?健康管理师考证热该凉凉了
- 案件聚焦:承诺的上海户口落空,应届生向用人单位索赔能否获支持?
- 最新!上海应届生落户又放宽!新增11所学校直接落户
- 落户深圳深圳吗,深圳入户条件2022新规定积分
- 详细深圳2022积分入户
- 积分入户深圳市申请网站_市、区人力资源部门联系方式(积分入户)发布时间:2022-01-14 08:46:45
- 2022年深圳市积分落户为什么需要三个月
- 2022深圳核准入户需要的材料,积分入户条件
- 我们帮你实现梦想2019年深圳积分入户
- 我想积分入户深圳 积分够 非农户 ,请问你们的收费如何?谢谢
- 2012年深圳市积分入户职业资格证书类统考工种
- 2022深圳纯积分入户,落户深圳的条件2022
- 落户的积分:2022深圳积分入户体检合格标准
- 申请深户需什么条件,深圳入户多少积分
- 深圳积分入户2022年工种
- 针对超生入户,深圳户口有话说:答案全在这!
- 深圳再宣布"秒批"引进人才超16万名!
- 2021深圳积分入户,达到这些条件即可2021深圳积分落户条南油图
- 2022深圳积分入户时间
- 夫妻入户深圳怎么算积分,调深户家人可以代理
- 入户深圳添新径 全市积分入户计划指标有10000名
- 非深户录取线有所下滑,十大竞争更激烈
- 想要积分入户深圳选择自考还是成考
- 申请居转户,中级职称不是在上海取得的,可以用吗?附政策解读
- 有人建议让北上广深的社保可以带回家,可是在当地退休不好吗?
- 干货!上海居住证积分120竟然这么值钱,堪比上海户口
- “人才引进”各地政策出炉:研究生毕业哪里去?这份攻略告诉你
- 「网连中国」总理说千方百计保应届生就业 看各地如何落实?
- 这所中外协定互认学历高校,国内授课,2年拿证,可用于积分落户
- 这证书的特殊之处:城市落户,购房租房补贴,现金奖励全部拥有
- 上海放宽落户政策,6所高校本科毕业生,安家落“沪”指日可待
- 成考、网络、自考,哪些学历不能积分?
- 留学生落户上海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若干问题分享